新加坡建国总理、一代政治巨人李光耀先生走了,新加坡进入了一个新的“无光耀时代”,将何去何从?政府内阁会出现怎样的变动,基本国策又会有什么变革?老人家的逝世会不会让人民行动党获得更多国民的支持?还是因他的逝去而出现前所未有的权力斗争?本地的反对党势力会不会因此而崛起?我想,不久后的全国大选成绩,将为我们揭开谜底。
我曾在我的上一篇博文《一路走好》说过:“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一位伟大的建国领导人,一位成功的政治家,他耗尽毕生的精力,致力于领导他的团队,把新加坡建设成一个以经济繁荣、环境美丽、治安良好而享誉国际的花园城市,他对新加坡所做的一切贡献,是值得国人尊敬和肯定的。”
我到现在还是坚持我的看法,李光耀先生确确实实是新加坡一位伟大的建国领导人,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成功政治家和建国总理。
但是,在看待一位伟人时,我们还是得十分理智的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功过。李先生毕竟是个人,不是神,所谓“人非圣贤、孰能无过”,大多数受他恩惠的人肯定都对他崇敬感恩,不过,在他执政时期受到伤害的人和他们的家属,对他的怨恨就有加无已,对他的逝世也冷漠以对。所以,对李先生的评价就让历史学者和政治评论家日后去盖棺论定吧!
今天下午教完课后,我静静的守在电视机前,观看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的建国总理国葬礼的现场直播。
在多位政要当中,我认为王邦文先生的悼文最为简洁、平实,他除了表扬李先生的优点和功绩外,也不忘提醒人们在李先生的成功背后,有他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,如杜进才博士,吴庆瑞博士和拉惹勒南先生等人鼎力的支持,与他并肩奋斗。
同时,王先生也点到为止、一语带过的提到李先生受争议的强人作风:“一旦他决定某个政策能够为他心爱的新加坡带来利益, 他会积极地去实践, 即使自己因此不受欢迎, 也在所不惜”,“ 有时候,他会不客气地处置政敌和不赞同他做法的人”。
王邦文先生 |
陈庆炎总统,李光耀同志的家属,各位同胞
第一次知道李光耀先生的名字是在1952年,邮政工人罢工的时候,当时我就读于马来亚大学。那时候的中英文报章,频频报道这位代表工会的法律顾问,为了工会和工人的利益,如何与殖民地政府抗辩,取得最后的胜利。
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,对这位出色的工会律师,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当人民行动党决定参加1955年大选时,我毫不犹豫地加入志愿队伍,支持行动党参选,且被委任为李先生的竞选代理人。选举过后,雇主把我调去吉隆坡,我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参与政治活动了。
谁知,一年后,也就是1956年,李先生与夫人和长子到金马仑度假,途经吉隆坡,在火车站旅店约见我,出乎意料地邀我任党组织秘书。为了反殖民主义,争取独立的理想,我义无反顾地接受邀请,投入时代的大洪流。时至今日,从未后悔过。
身为人民行动党的组织秘书,我必须与担任党秘书长的李同志和其他中委密切合作,这使我对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。李先生不愧是一位有才干且深谋远虑的政治家,他善于利用时机提升自己的政权和党的利益。虽然纯受英文教育,他却很清楚,当时权力握在受华文教育的亲共学生和工会手里;因此他也常常担心亲共份子会挾持行动党。
早期,我们曾与亲共份子有几次交锋,能获胜利,是因为他背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,如杜进才博士,吴庆瑞博士和拉惹勒南先生的鼎力支持,与他并肩奋斗的结果。
1959年,全民大选,人民行动党在华文教育选民的大力支持下获胜组阁,李先生被选为首任总理,我也被委任为内阁部长。他是一位视野广阔,凡事尽心尽力的总理。内阁会议中,对某些课题偶而有不一样的见解,大家积极讨论后,他也能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。
我一直担任内阁部长至1984 年,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先生对新加坡的执着。他时时刻刻都想着怎么改造新加坡和改善人民的生活。一旦他决定某个政策能够为他心爱的新加坡带来利益, 他会积极地去实践, 即使自己因此不受欢迎, 也在所不惜。当然, 有一些评论者对他的某些政策不满, 我却认为人们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评价他:
第一, 李先生所做的一切, 都是为了使新加坡更好。有时候, 他会不客气地处置政敌和不赞同他做法的人, 但是他的一生, 都是诚心诚意为这个渺小又脆弱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。
第二, 如果没有李先生, 新加坡的发展就截然不同。他像一块大磁铁, 吸引了人民行动党早期的领袖和基层支持者, 大家同心协力, 反抗英国殖民主义、后期的亲共份子和种族主义者。
总的来说, 他是一位有远见、有勇气去实现理想的领袖, 没有他, 就没有今天的新加坡。
小伟,李先生是真正做到“实事求是”了。
回复删除是的,这也是他成功的要诀之一。
删除